汽车销量分析(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四大趋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幸福了?)

2024年01月05日 来源: 点击:

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可以说是巨变的一年,混合动力备受追捧,比亚迪一骑绝尘,特斯拉压力山大,大众、本田、丰田们风光不再。那么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又将迎来怎样变化,天涯君认为将呈现四大趋势:

混动车型份额持续上升

首先是以比亚迪、吉利、长安和奇瑞为代表的一线自主品牌,将加大在插电混动市场的产品投入。

例如吉利,目前雷神混动口碑逐步向好,帝豪L、博越L和星越L三大产品的混动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领克家族PHEV车型将会全面铺开,吉利品牌也会推出两款新车的HEV、PHEV车型;长安汽车已经明确表示,UNI-V智电iDD、全新UNI-K智电iDD和第三代CS75PLUS智电iDD都将上市;还有奇瑞星途品牌也会有多款混动产品落地。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四大趋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幸福了?

2023年自主品牌混动车将会全面发力,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自主插混市场份额维持九成这一大势不会改变。

混合动力市场供给端车型增长的同时,需求端的消费热情同样强烈,这两年消费者对新能源特别是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认可度稳步增长,PHEV加速快、油耗低、体验顺,又没有里程焦虑的产品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供需两端的提升是2023年混动车份额增长最大的保障。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四大趋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幸福了?

电动车价格持续下降

开年第一周特斯拉推倒了降价的多米诺骨牌,紧接着问界和小鹏就跟进了,旗下主力车型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价。

2023年电动车价格下调将会成为主流基调。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四大趋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幸福了?

一方面,电动车的生产制造成本在下降。比如近期电池原材料碳酸锂均价报每吨47.65万元,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点跌幅已经超过两成;随着电动车产量的提升,规模化之后的各个零部件成本都在降,例如8155芯片有媒体爆料去年底的采购价较2021年降了近一半。

另一方面,作为领头羊的特斯拉掀起的这股降价潮,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特别是新势力都无法规避,加之纯电市场竞争的加剧,以价格换市场将会是电动车企的主流选择。

合资车企风光不再

去年,外资品牌市场发生了两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1、一汽-大众交出了蝉联三年之久的单一车企销冠,比亚迪成为第一家夺得中国汽车市场年度销冠的自主品牌。

2、雷克萨斯打破了自己的“加价神话”,两款核心主力ES和NX都出现的不同幅度的优惠力度,或许雷克萨斯已经煽动了降价的翅膀,蝴蝶效应今年或将在整个合资、豪华品牌内部蔓延。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四大趋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幸福了?

还有几件“小事”:讴歌,将在2023年正式结束中国之旅;斯柯达此前也传出了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表现不佳的起亚,遭遇了合资伙伴东风“背刺”(东风2021年年底退出了东风悦达起亚)。

所有的论据都在直指一点:外资品牌的好日子不再。

一线合资,南北大众不仅面临如何守住燃油车阵营这一基盘的难题,ID.系列虽然车型越来越多,但销量增长缓慢;日系车,东风日产去年零售跌幅超两成,除了轩逸,多数燃油车早已风光不再,丰田和本田虽然勉强守住的大盘,但是在新能源领域,无论丰田bZ4X还是本田e:NS1,又或者日产艾睿雅,日系都是出师不利。至于北京现代、长安马自达、标致、雪铁龙,这些二三线合资,恐怕会越来越边缘。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四大趋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幸福了?

今年在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的冲击下,可以肯定的是合资车企会越来越难。

造车新势力重新洗牌

在合资、豪华品牌迎来剧变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也将迎来重新洗牌。

首先,“蔚小理”独大的局面有望被彻底打破。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四大趋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幸福了?

去年,哪吒扮演了“黑马”角色,以多出第二名理想近2万台销量夺得新势力销冠;同时,一众自主大厂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势头同样很猛:2022年埃安品牌的累计销量超过27万辆,极氪的年销量也突破了7万辆,今年又有极氪003和一款紧凑型电动轿车上市,加上极氪009,拥有4款新车的极氪品牌冲击15万年销并非没有可能;还有深蓝品牌,仅凭深蓝SL03一款新车去年12月就交付过万,按照这个势头,有了深蓝S7,深蓝品牌将会更猛。

按照这个趋势,蔚小理“守擂”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其次是价格战搅动新势力格局。

特斯拉引发的“价格战”很可能会带来市场挤压效应,正如2018年之后不少弱势新势力一蹶不振,2023年的弱势新势力和新能源品牌,会在新一轮竞争压力中败下阵来,比如已经露出败相的威马品牌。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四大趋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幸福了?

当然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受益的最终还是消费者,同时也是良币逐出劣币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因为残酷的价格战逼迫车企不得不从技术上入手,研发创新,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来提升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