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无为的汽车(无为交通换新颜「安徽打听猫」)

2024年05月31日 来源: 点击:
无为交通换新颜!「安徽打听猫」

无为交通换新颜

汪为学


提起交通,我们这一代人感受颇深。


往年,想要岀行,几十里路程一般都是步行,只是路途遥远,才舍得花钱乘车或是坐船。当乡村有了“基耕路”的时候,能够坐上拖拉机、小三轮车都觉得是一种奢侈。


那时基础设施差,基耕路一般为泥土铺就,只有省级或是国家级公路才是沙石铺成的路面。县域公路的路况就比较差了,不仅路窄,而且高低不平,车辆行驶起来颠簸特别厉害。当时,县乡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三轮车,人坐在上面,双手要紧紧抓住撑起车篷两侧的铁架,以防被颠出车外。曾经有人患有结石,坐上三轮车硬是将结石颠了出来。大家开着玩笑说,以后谁要是患有结石,不用治疗,多坐几趟车,保管起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出境无为的几条主要干线上,一度时间的客运车辆,还夹杂着帆布篷车。由于是沙石路面,每当车子开动,“黄龙”般的尘埃尾随其后,当从车上走下来,浑身上下全是土,真是没鼻子没眼睛,即便爱干净的人也是无可奈何。若是遇到雨天,幸运坐上铁壳客车,整个后窗玻璃也会被卷起的泥浆所覆盖。


当时,无为通往外地的交通线路非常少,一条是无城至巢县为“巢无路”;一条是二坝镇至军埠为“军二路”。此外,还有几公里路过二坝的铁路线。除此,只有水路。早期有一条通往裕溪的“小火轮”客运船,因为轮船的速度赶不上人们生活的快节奏,也就逐渐被淘汰。


那时,不仅客运车况差,而且班次又少得可怜,每天就那么几趟班车,况且还不很守时。当我享受部队规定的探亲假,从青岛乘坐火车,于次日下午两点多到达巢县,再从火车站快步四十分钟才能走到汽车站,要赶在开往无为最后一趟三点多钟的班车,若是赶不上,只好落脚巢湖旅店。所以,每逢下车,都会急速赶路。“下车跑的比兔子还快”,此话一点不假。


过去乘坐火车,最担心的就怕火车晚点,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时常出现,若是晚点半小时,定会赶不上开往无为的班车,即便有钱,也是有钱无车,只好留宿,我有许多同乡战友都曾经历过。也难怪,在计划经济年代,安徽的生活日用品短缺,只要是探亲,谁都想多购买一些糖果、烟酒、肥皂之类的东西带回家,作为礼品分送给亲朋好友。只要探亲,都会装上几大旅行包,就连列车上的服务员一看就知道是安徽人。带了那么多沉重的东西,火车站和汽车站又相隔较远,也没有其它运输工具,只有肩扛手提,缓慢的速度往往延误了乘坐班车时间。我还算幸运,多少年的往来,虽遇晚点,但时间不算太长,还未曾滞留巢湖。


1978年11月中旬,我奉命去上海南汇县征集新兵,一切征集工作就绪,准备春节前起运新兵到部队。后来接到通知,为了让征集的新兵在家与亲人过个欢乐的春节,推迟至春节后起运。春节期间,接兵人员停止家访。接兵团临时决定:凡是当天能够赶回家乡的同志可以回家住五天,与家人团聚。


我们安徽籍的同志,当天一般都可到达家乡。春节和家人团聚的心情难以言表,大年三十的凌晨二点,凡是回家的人早早起身,乘公交赶往上海火车站,买些饼干,就着热水填饱肚子。这天,乘坐火车的人并不多,在大家的说笑中,很快到了芜湖站。我们无为三人下车后,转乘公交至八号码头过江来到二坝汽车站,已是十二点多了。我们急忙购买开往无为县城的汽车票,可是,售票员说:正常情况下,下午还有班车,不过,今天大年三十,又遇大雾天气,有没有车就不一定了。


等了很久,不见车影。无奈之下,我们决定步行,就是走到天明,也能赶上正月初一。当我们步行约三公里时,隐隐约约听到身后汽车的声音,当车子开到我们身边嘎然停止,这才发现是辆军车,年轻的战士看到我们身着军服,便探出头来问道:你们要去哪里?我们回答:去无为县城。“我也是海军驻巢湖快艇支队的,去芜湖执行任务现在返回,正好路过无为县城,你们上车吧”。我们喜出望外,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很快将我们带入县城,我们真是从内心感谢这位热心的小战友,不然,我们就要在途中过年夜了。


无为交通换新颜!「安徽打听猫」


几十年的发展,国力增强了,落后的交通彻底得到改变。仅无为高速公路出入口,就有东西南北中五处,目前已开通四处。铁路车站也有几座:京福高铁的无为站;客货两用的泥汊站;商合杭高铁芜湖北站,也座落在原无为境内。现在,如果再去青岛市,在家门口就可以乘坐高铁,仅七个小时就可以直接到达。若是去北京,只要时间允许,一天都可以跑个来回。近几年,我们去外地旅游,许多次都是直接从无为高铁站起止,非常便捷。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想去哪就去唧。过去乡村的“基耕路“变成了“村村通”,泥土路、沙石路变成水泥路、柏油路,村村相连户户相通,车子直接开到家门口。城内“的士”满街跑,即使深夜也能叫上车。上车也不用交现金,只要带上手机扫码付款即可。


无为交通换新颜!「安徽打听猫」


不仅这些,市域范围通往乡镇的公交车全部开通,拉近了城乡之间距离,那些乡村七十岁以上老人,时常带个“小马扎”,凭着“免费卡”乘车来城里听庐剧、做保健,哪里热闹往哪里去。还有不少农民兄弟将自己种的农副土特产品,早上跟车来到城里出售,不仅活跃了市场,也让城里人吃上新鲜蔬菜和其它土特产品,一举两得。


现在人们出行办事、旅游,说走就走,从不耽误,更不会滞留异地。


交通的便捷,也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农业是根基,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迅速,成规模的龙头大户比比皆是。出了名的“无为保姆”已成过去,在外创业有成的“老板”们纷纷回归故里,正为家乡做出更多贡献。许多地方,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开办了白茶、桃花、荷花、油菜花、玉兰花节等活动。还有的办起了当地特色的农家乐,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极大丰富了旅游生活。


旧貌换新颜,一切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无为人的智慧和勤奋。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便捷的交通,经济才能搞得活、上得去,大家生活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获得满满的幸福感,最大受益者还是民众自己。(原野牧歌)


作者简介:汪为学,安徽无为人,军旅生涯十六年,后转业到无为县纪委工作至退休。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