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汽车(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2024年02月06日 来源: 点击:

上世纪8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代里,日本的电子产品席卷世界。索尼电视、尼康相机等多种产品流经全球,在各个市场都颇受欢迎。除了消费级电子产品之外,日本的汽车工业也在80年代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今天,我们文章的主角来自一个已经消失的品牌:日产柴NISSAN DIESEL。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早在1935年,日产柴的前身:日本柴油工业公司就正式成立。二战结束后,公司改名为Minsei Industries, Ltd,随后于1960年被日产汽车收购,最终改名为日产柴。在上世纪80年代,日产柴公司最著名的产品便是上图中的Condor“神鹰“系列卡车。它是东风“八平柴”——EQ153八吨级平头卡车的原型车,曾在上世纪90年代火遍我国大江南北,不可谓不经典。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ATP项目的设计稿

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和科技腾飞,日本在交通工具设计领域逐渐开始摆脱西方规范,并开始探索更具日本本土特色、更针对日本本土需要的全新设计。1983年,随着排放标准升级,日产柴推出了第二代Condor系列车型。与此同时,日产柴还启动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项目:Advanced Truck Project,简称ATP。这一研究计划翻译成中文便是:先进卡车项目。日产柴对这一项目倾注了诸多心血,将自己的最强科技、最新理念都融合进了这一项目之中。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ATP项目的设计稿

1983年,日产柴ATP项目一期车型正式诞生,简称为ATP-I。该项目以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在ATP-I车型之上,车辆的车身都由轻量化材料制成,并且驾驶室也由玻璃纤维等更轻的材料打造而来,实现更低的总重。与此同时,日产柴的工程部门还对车辆的外形进行了优化,从而减小了车辆的空气阻力。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ATP项目的设计稿

在ATP-I的基础上,日产柴持续了这一项目的探索。1985年,ATP-II期项目车型亮相。在这款车型上,日产柴主要优化了车辆在长途行驶时的表现。在保留了ATP-I期车型特点的同时,日产柴对车辆的空气阻力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从而降低油耗和风噪。此外,日产柴还优化了ATP-II车型的人体工程学,配备更丰富的驾驶室配置,并对转向柱、驾驶员座椅等细节进行改善,使车辆更适合长途驾驶。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1987年,日产柴ATP项目的三期车型:ATP-III正式亮相,这也是日产柴ATP项目的最终产物。在ATP-III车型之上,日产柴为其预设的工况是:城市路况下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运输。在这一工况要求下,日产柴ATP-III采用了极其独特的车身设计:车门采用全玻璃制成,并配备了大面积的前挡风玻璃,从而塑造出更优秀的驾驶视野。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ATP-III的驾驶室模型

ATP-III车型的外观由著名的日本设计师:Yusuke Kitajima操刀。未来感、流畅感是该车的主要设计基调。在前脸的造型上,超大面积的前风挡是设计的主导,它的上端采用弧面设计,圆滑的引出楔形车顶及进气口。前风挡下方是一条与车身同色的装饰条,再往下则是车辆前格栅及保险杠。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柔顺、圆滑的前脸设计有助于降低车辆空气阻力,线条连贯、流畅的过渡至车身侧面。在这里,设计师将车辆的踏板设计成了隐藏的造型,并附加了侧裙、轮毂罩等配件,与平整的货箱侧壁搭配,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

作为一台主打城市配送的车型,日产柴ATP-III的驾驶室设计也进行了革新。在城市配送工况中,驾驶员及工作人员需要频繁上下车。为了降低劳动强度,设计师将驾驶室的悬吊高度降低了15厘米,并且登车踏板的高度也更低,进一步方便登车。在车辆的外观设计上,这点也有所体现。

在ATP-III实车上,工作人员将车辆大灯设计在了进气格栅和保险杠内部,内嵌式造型有助于降低空气阻力。车身侧面均采用侧裙进行覆盖,油箱等附件均隐藏于其中,塑造出干净整洁的整体外观。驾驶室顶部采用斜面的楔形设计,与货箱实现平滑过渡。时至今日,这种降低空阻的理念依旧用于多种车型之中。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为了提升装卸效率,日产柴还为ATP-III车型的货箱内部设计了独一无二的循环式自动装卸系统。内部托盘以O字型轨迹运动,类似旋转的轮盘一般。通过变速箱上连接的取力器提供动力,驱动液压泵推动油缸工作,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在液压油缸的推动下,托盘货物能够滑动至车尾进行装卸。这种设计无需考虑托盘装载时的顺序,实现了任一位置托盘的轻松装卸。同时,车辆还能自动对托盘条码进行扫描,实现数字化的货物管理。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除了在外观设计和车身设计上进行革新之外,日产ATP-III的驾驶室同样暗藏玄机。车门采用了电动开闭的设计,当展开后,登车踏板便会自动翻转展开,从而便于驾驶员登车。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车辆内饰以白色为主,安装有两张座椅。座椅中央是发动机鼓包,采用半埋式布局安装发动机。发动机的型号未知,不过应该是一台自吸柴油机。在发动机鼓包之上,车辆还集成了一台电话,可供驾驶员与调度中心进行联系,算是一项极其高端的配置。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这样看,是不是有种宇宙飞船的既视感呢?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ATP-III的一大好处在于:内饰的人体工程学表现得到了大幅升级。首先,车辆座椅的造型设计更好,为驾驶员及乘客带来更好的承托。此外,车辆的转向柱可进行大范围调节,并可放至近乎纯平,为驾驶员带来更宽裕的车内空间。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方向盘设计稿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实车方向盘

日产柴ATP-III采用了当时极为罕见的光电仪表盘,被设计在了转向柱之上,与转向柱联动调节。两幅式方向盘的盘面上设计有多种控制按键,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下面一排2WS 4WS开头的按键。这三个按键从左至右分别代表:4轮转向蟹行模式、2轮转向、4轮转向反向模式。没错,日产柴ATP-III是一台搭载了全轮转向的车型,同时还支持蟹行模式,也就是前后轮同向旋转,可实现车身斜向平移,大大增强了车辆在狭窄城市地区的机动性。

设计理念至今仍不过时,带你回顾80年代的日产柴ATP系列卡车

作为一项前沿的探索性项目,日产ATP系列项目发展到第三期就中止了下来。作为一台1987年的产物,不可否认:该车的设计理念及技术是相当超前的。后来,日产柴被沃尔沃集团收购,又被沃尔沃集团出售,于2021年正式成为了五十铃的子公司之一。身世坎坷的它,如今依旧在生产各式各样的商用车。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还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车内容,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文:heseaotter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