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往往的汽车ppt(研究课教学实录——《愚公移山》)

2024年01月14日 来源: 点击:

全国第三届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研究课教学实录——《愚公移山》

研究课教学实录——《愚公移山》

执教者简介

潘庆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执教年级

七年级

群文篇目

《愚公移山》《巴别塔》《西西弗斯神话》

教学过程

老师

我们学这篇课文要拿出一种精神,哪一种精神?

学生

坚持。

老师

坚持就是胜利,就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哪位同学来猜一猜,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篇题目的动画?

学生

只要我们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做,就一定会最终成功。

老师

我们的课还没有开始学,她就知道了谜底。潘老师的谜底,大家一戳就破。课文里哪一段话表达了题目动画的意思?

学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老师

考考大家的地理知识。太行王屋二山,本来在哪里? 用课文中的原文来回答。

学生

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老师

土石搬到哪里去?

学生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老师

最终的结果,两座山搬到了哪里?

学生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老师

从哪里到哪里再无垄断?

学生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老师

下面考考你们,这些地方在哪儿?两座山原来在图上哪个位置?

(PPT出示地图)

老师

一厝朔东,(指着地图)在这儿。一厝雍南(指着地图)在这儿。大体上是这个位置,这里是长江。

老师

冀之南,这是冀(指着地图)。汉之阴,阴是指河水的南边。从冀之南,汉之阴,南北遍通。那么,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

学生

北山愚公,河曲智叟。

老师

还有吗?

学生

邻人,愚公的妻子,神仙,子孙。

老师

大家看潘老师这个板书排列有什么特点?

学生

很像一个十字架。


老师

家人和邻人在一起,神仙在上面,愚公在下面,更下面是妻子,智叟在旁边。大家看看这个图(PPT),愚公移山,讲的是愚公号召大家搬走两座大山,大家对这件事情态度是一样吗?

学生

不一样。

学生

排列在左边的是帮助愚公移山的,排列在右边的是阻止愚公移山的。

老师

还有排列在愚公上面和下面的呢?

学生

妻子是提问的,神仙是提供帮助的。


老师

文章中最精彩的地方是出现了两次质疑,第一次是妻子,第二次是智叟。大家看这两处质疑有什么一样和不同的?

学生

我觉得妻子提出的是带有帮助性的问题,是问他怎么移呢。智叟是有恶意的,讥讽。

老师

妻子是站在愚公的角度,希望帮助他,把这件事情做好,考虑得比较仔细,提出了“且焉置土石?”这类问题,而智叟的问话是否定的。语言形式上,他们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学生

语言形式是相似的,妻子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而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老师

里面哪些词句是一样的?按顺序说。

学生

第一个是“以”,第二个是“力”,“曾不能”,“土石”。

老师

还有,“如……何”。以君之力的“以”,“曾不能”,还有“如太行、王屋何?”,还有“其如土石何?”所以提炼出来的句型是“以……曾不能……如……何?”这是一个句式,表示反问、质疑。你们写文言文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们怎样读出他妻子的质疑和智叟质疑的差别呢?妻子是什么语气?智叟又是什么语气?

(老师指导学生模仿愚公妻子、智叟的语气读原文)


老师

愚公的妻子提出的质疑,第一、他年龄大了,干不了多久了;第二、把土石放在哪里去。众人回答了哪一个问题?

学生

(齐答)第二个。

老师

“杂曰”就是七嘴八舌地说。试想一下,当爷爷、小孩儿他爸,做一个宏伟的计划时,奶奶或者妈妈说“你年龄大了,这个计划不能完成”,你会怎么说?

学生

虽然可能干不久了,但我们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因此这件事情肯定可以推行下去。

老师

他把刚才那个回答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但为什么作者在这个地方没有把“杂曰”写进去,只回答了“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学生

是为了避免重复,而且文章的后面写到,“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就表明了他的态度,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去。


老师

看行动,“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第一个问题已经在家庭里解决了,所以在回答的时候,他没有写。妻子和智叟的疑问都解决了。后面河曲智叟只好这样灰溜溜地离开了,最后神仙帮他们搬了。下面进入这篇课文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愚公的做法在现实世界中行得通吗?你赞成吗?

学生

我觉得行不通,因为移山在现实生活中没办法做成。

老师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哪些地方有悖常理?

学生

不真实,因为有神仙。现实中我们只能靠自己。

老师

愚公这个人物,他的年龄已经90岁了,可信度高不高?

学生

(齐答)不高。

学生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一个孩子才有七八岁,连一点儿力气都没有,怎么可能帮助他。


老师

七八岁的孩子应该上学,搬山好像有点小。出于安全考虑,也不会让他做这件事情。作者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

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学生

不必在乎他人的流言蜚语,坚守自己的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老师

坚定自己的目标,认真地做下去。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夸张和虚构的方式来讲道理呢?可以讲一个正常的故事吗?

学生

用夸张的方式突出了愚公的精神。

老师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想象不到有万仞的高山,也无法想象妈妈让七八岁的孩子去搬山,更无法想象一个年近90的高龄老人搬山。但在这篇故事里,这些情形都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信念。


老师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字数不多,带有讽刺、劝诫,用虚构的故事讲道理。一个是夸张、一个是拟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虚构的?

学生

愚公移山是出自《列子》,而我们以前学过《列子》,应该是虚构的。

老师

是从文章的出处来判断。因为《列子》里有很多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夸父》。哪里看出有夸张?

学生

搬山。

老师

这个山万仞,一个神仙背一座山,夸张吧。讽刺什么样的人?

学生

智叟这样的人。

老师

讽刺像智叟那样目光短浅。赞扬什么样的人?

学生

(齐答)愚公、邻人。

老师

有很大的志向,与人为善的人。鼓励我们什么?

学生

征服大自然,创造不可能。

老师

在征服大自然的时候还要考虑什么?

学生

(齐答)要保护环境。

老师

告诫什么呢?

学生

不能半途而废,不能因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


老师

不能因为别人对你的否定评价而否定,要坚持正确的事情。“愚公移山”不仅是寓言故事,还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一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

学生

面对很困难的任务的时候。

老师

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天大的困难。就可用愚公移山的成语,表达我们的决心、信心、恒心。在历史和现实中哪些事例能够体现出愚公移山的精神?

学生

蚂蚁,它的躯体很小,但团结起来可以搬动一个很大的食物。还有蜜蜂也会团结起来,它们用一点点蜂蜜做成一个很大的蜂窝。

(老师出示图片: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丝绸之路、西游记、嫦娥三号等指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愚公精神)

老师

这是什么?(PPT出示图片)

学生

(齐答)抗日战争。

老师

(展示出一幅画)这就是愚公移山。在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为了号召抗日,在1940年画出了这幅画《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精神。


老师

接下来请阅读下一篇,《巴别塔》。

(学生自读《巴别塔》)

老师

西方文化里也有与《愚公移山》类似的故事,这就是《巴别塔》。诺亚的子孙为什么要建巴别塔?

学生

以免洪水再发生。

老师

上帝为什么要阻止人类的计划?

学生

上帝发现自己受到了人类的怀疑,而他不允许人类怀疑自己。

学生

上帝担心人类建通天塔,如果建成了,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

老师

人类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吗?

学生

从课文来看是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


老师

最终没有建成。《愚公移山》是因为大山挡住了人类的出路,《巴别塔》是因为洪水来了。在对待人类自身的命运问题上,东西方文化有什么不同?态度和观点有没有差异?

学生

西方的神比较喜欢给人类制造困难,而东方的神比较喜欢帮助人类。

老师

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学生

西方的神最大。

老师

西方的神最大,人是神的奴仆。

学生

在东方认为人定胜天,而西方是信天命。


老师

从文章中感受到,东方的神和西方的神在对待人类命运上是有区别的,到底有多少区别,我们可以再研究。现在看,(漫画)一个人在滚石头。

(播放视频 人滚石头)

老师

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内容,《西西弗斯神话》,大家看这篇文章,感觉比较抽象,思想也比较深。大哲学家们最喜欢这篇寓言,康德最喜欢这篇寓言,加缪也最喜欢这篇寓言。这篇寓言考验你的理解力,今天同学们是很幸运的,在这个年纪就接触到人类寓言里最棒的、也是最难理解的故事。比较一下,比如说他们面对的困难,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学生

我从《西西弗斯神话》中读到,对待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乐观的心态,从困难的事情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老师

即便是在绝望之中,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他读得太好了。还有哪位同学分享?

学生

我觉得西西弗斯感受到的幸福,应该是他为自己的努力而幸福。

老师

他从自己的努力中见证了生命的价值、活着的意义。因为他完全可以躺在石头边放弃目标,但他并没有,他在努力坚持。三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

西西弗斯神话。因为他很伟大,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把自己绑上了死神。

学生

我喜欢愚公移山,因为他是为了自己的后代和人类的生存而努力。

学生

我更喜欢西西弗斯,因为《愚公移山》和《巴别塔》,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困难不懈努力地奋斗。而西西弗斯讲的是面对困难的时候,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把困难不再一味地只当成是“困难”,我们就可以从这样的努力中看到豁达的生活态度。

老师

从这样的生活态度中获得幸福感。《巴别塔》,我很喜欢。为什么?如果我们把上帝换成大自然,就变成了——对大自然,我们要有敬畏之心,要与环境和谐相处。所以这个寓言,换不同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愚公移山》,这是两座大山(指板书上的大山简图),这是人的脚(指板书上的金文“止”),人们决心把它搬走。《巴别塔》是要建一个塔,人要到塔上去。西西弗斯神话是要滚动这个巨石。这些都是要克服的困难,而人要脚踏实地奔向的目标,左右两边(指板书的大山简图和金文“止”)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字——“路”,路就是通达,来来往往畅通无阻的意思。大家注意PPT上写的就是路字最原始的写法。说到“路”,我就想起《西游记》里的主题词,“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

学生

(齐答)路在脚下。

老师

路在脚下。希望同学们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下课。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