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改制(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2024年01月12日 来源: 点击: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作者| 肖冉 唐明璐「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文章|《中国保险》2023年第7期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随着“双碳”政策实施、国内经济转型、绿色能源快速发展和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加之“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为国内储能发展打造了更有利的市场环境,新能源汽车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汽车后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传统财险企业必须保持高度的关注,研究现状和趋势,提前规划未来的工作方向,才能较好地面对时代的大浪淘沙。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

1.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渗透率持续攀升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延续2021年的增长奇迹,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几乎翻倍。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从渗透率上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5.6%,4辆销售新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上海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40%。在乘用车中,2022年全年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达29.5%(如图1)。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2.赛道细分,竞争加剧

(1)自主品牌强势崛起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销量排名前10的厂商中9家为自主品牌,以比亚迪为首的多家自主车企品牌力认可度显著提升。

当前头部厂商的集中度较高。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销量合计达到410万辆,占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72.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超过40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这三家企业的零售销量之和在前10的企业中占比达到65.4%左右。造车新势力中哪吒、理想、长城的销量在12万—15万辆(如图2)。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2)10万—20万元价格段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大

从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售价低于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市场85.8%的销售份额,售价高于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份额较2021年下降1.6个百分点。从近年价格区间的份额对比来看,高端新能源汽车销售份额经过2019—2021年的稳步上涨后,2022年有所回落,目前中低价位新能源汽车仍是市场的主力军(如图3)。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10万—20万元价格段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为38.6%,小于传统燃油车48.3%的占比。同时上半年10万—20万元价格段的渗透率为19.4%,比整体市场渗透率24.3%低近5个百分点。低端市场(<5万元,渗透率为88.6%)接近天花板的高渗透率以及高端市场(30万—40万元,渗透率为51.3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由两端向中间渗透过渡。

(3)插电式混动车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增长动能,纯电车增长主要依靠中高端市场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PHEV)、燃料电池汽车(FCV)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汽车类型,混合动力汽车则是目前最具工业化、市场化的汽车类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由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车(PHEV)构成,近一年销量占比(如图4)。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成本低、没有里程焦虑的插混车型在成本、动力等指标与传统燃油车有了较好的平衡,油耗表现明显优于燃油车。在当前燃油价格居高不下、充电桩布局不完善的现状下,混动车型销量有望迎来爆发。

3.渠道模式变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1—2022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渠道网络的快速扩张,并在渠道形态上逐渐形成4S销售商、展厅/体验中心、售后服务中心三大类承担不同功能的网络。

2021年,新能源汽车渠道各类网点数量达6121家。其中,4S形态(含授权模式下的4S店,直营及代理模式下的销服一体店)达2093家;展厅/体验中心数量达2966家,占比高达48.5%;售后服务中心1062家,售后绝大部分与传统燃油车共用售后车间。

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直营和代理模式已渐渐被行业和消费者接受,汽车销售渠道正呈现以授权模式为主、多种渠道模式并存的新趋势。

4.技术成熟度将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将向着“更安全、更智能、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方向演进

政府出台了在整车安全、电池安全、充换电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明确要求,安全水平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操作系统和芯片是新能源汽车的生态核心,软硬协同才能保证性能的最大化,自主车用操作系统将成为未来车企的研发和竞争焦点。在未来十年,大型汽车集团将长远发展眼光从燃油车转至纯电动车上,并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下,增强软件、出行服务的盈利能力。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车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方面

新能源车险保费无论是增量和增速都是巨大的蓝海。保险本身就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上,随着业务快速发展,规模效益也会持续显现。

(1)专属条款发布,保费充足度提升

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该条款和基准保费表的发布给予新能源汽车更为独立的、差异化的定价体系,新能源汽车险业务也迎来更为规范化的发展空间。

(2)总体规模扩大,技术日趋成熟,风险将下降且趋稳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成熟,各类基础数据扩容,定价和风险识别能力将得到提升;营运车辆占比将得到稀释下降;新能源汽车主对驾驶习惯的逐渐适应、驾驶经验的积累和三电系统技术的逐渐成熟,出险率有望下降趋稳;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增长,车主维修需求将持续增加,推动厂家加大新能源汽车维修培训的力度,有效减小维修人员缺口,有利于抑制目前较高的维修工时费用;通过细分市场的发展,中低价位品牌车型的保有量增加,零配件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产量提升等都有利于案均赔款的下降。

(3)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应,保险公司也将面临细分市场带来的机遇

市场的细分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

通过细分市场的研究分析,还能够得到相应的客户画像,挖掘客户需求,从单纯的车险销售扩展到多险种组合的产品包,通过定制场景化的营销策略,促进业务发展(如图5)。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

(4)车企销售渠道模式的变革,也必然对财险公司车险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代理、直营新模式的驱动下,未来的车险销售渠道建设思路值得持续关注和研究。尤其是新车方面,受汽车行业传统产业链的影响,长期以来险企对4S店、车商渠道存在高度依赖。随着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在销售渠道和模式上的创新驱动,险企在与车企直营机构的关系构建中,合作的程度可能会越来越深。

“总对总”模式下,构建人、车、厂互联化关系成为大趋势。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改变商业模式、重构营销关系,反映了车企急于与用户直接建立连接,改变过去服务链条短、用户感知力弱等痛点的期望。新能源汽车时代,人、车、厂关系重构呈现出全链条以及互联化的特点。汽车的价值链已由原来聚焦整车制造环节延伸至了“智造+服务”,随着总体价值的提升,其价值曲线也在不断向后延伸,围绕着汽车全生命周期展开的服务收益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价值的重心之一。另外,随着汽车电子、车载软硬件及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重要的交互终端,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势力车企通过新一代的智能网联系统能够与车主建立更加紧密的纽带关系,从而延展更多服务范围。同时,经销商议价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理赔、汽车金融等后市场综合服务重心逐渐向车企转移。

2.挑战方面

(1)短期内仍将面临成本较高、定价困难的问题

经营成本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性,新能源车险的出险率高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零整比高,零部件产能不足,维修时间长,工时费高,未形成有效的低成本的维修体系。赔付成本不可控,导致压缩增值服务的投入,形成理赔难、维修费用高、服务体验差的循环。由于经营成本过高,导致新能源车险目前属于亏损业务。

定损困难。新能源汽车较传统燃油车存在车身结构变化大、车电技术更新快、不同车型差异大等问题,导致保险公司现有的定损人员很难快速掌握每个车型的定损核心。

产品同质性高且定价困难。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风险差异大,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险同质性较高,同时由于我国新能源车险可用数据较少,导致定价困难,风险保费与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特性不匹配。

(2)长期面临的变化更多

主机厂将处于客户信息和车辆数据的上游位置,对下游产业的生态有着重大影响。主机厂将处于与客户交互的最前排,每辆新能源汽车车主手机都装有主机厂的APP而且高频地使用这个APP;买保险就是APP中的一个小功能,主机厂就成了最大的车险经销商。主机厂通过车载智能终端能够掌握每一辆车的车辆状况,每一辆车的行驶信息,速度、加速度、轨迹等,从而可以对每一辆车进行最精准的风险判断,主机厂有条件成为车险定价专家。

智能化时代,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属性已经不仅是机械化的交通工具,更将成为信息化移动终端,包括了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从而导致新能源车险的保险需求,或者说保险责任范围将极大拓展,同时由于知识产权的技术壁垒,主机厂将在维修成本方面有强势的掌控力,险司的理赔成本管理面临重大挑战。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待其成熟以后,车辆安全性应会大幅提升,车均保费有望显著降低。更进一步,由于自动驾驶交通工具的普及,未来此领域的保险可能随着法律的规定不断演化,有可能成为车企的产品质量保险,或者社会性更强的公众责任险。

传统财险公司车险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1.发展新能源汽车险业务的重要性

随着行业发展,各主体间竞争加剧,“蛋糕”变大之前,必然面临市场空间收窄和业务持续增长的矛盾。充分挖掘细分市场的潜力,是短期内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从经营数据表现来看,新能源车险业务已经成为传统财险公司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能够推动业务高速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1)新能源汽车险“提速快”

新能源业务保费增速表现出澎湃的爆发力。以某省数据为例,相较2019年以来传统能源汽车业务的持续低迷甚至倒退,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迅猛。2021年是综改后首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过百;2022年在疫情和其他客群增速下降影响下,车险增速回落,但家庭自用车新能源业务增速依然保持一百以上。

(2)新能源车险“续航强”

家用车新能源业务保费渗透率较低,但2021年开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发展潜力巨大。

从营业客车的新能源业务渗透率趋势来看,前后年度间就能实现翻倍的提升。当然,这与营运车辆存在批量采购和置换的情况有关。鉴于车辆的归属关系也比较集中,非营业客车的新能源业务渗透率有可能会出现类似营业车辆的快速发展。从数据上看,家庭自用车新能源保费渗透率的提升趋势也已经开始。

(3)新能源车险“起点高”

车险长期以来作为财险行业的支柱险种,已经有了较好的经营生态,需要做的主要是进行一些符合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学习和转型。在承保管理、产品推广、销售渠道、理赔及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车险都有着最丰富的软硬件资源,这是众多非车业务一定时期内无法企及的优势。

2. 发展新能源车险业务的战略方向

(1)家用车是未来新能源车险业务的核心增长点

从各个客户群新能源业务渗透率走势可以看出,近两三年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营业客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2022年数据显示,出租车、公交的新能源保费占比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营业车辆大规模的新旧能源迭代可能已经接近尾声。

而其他客户群的新能源业务保费渗透率都处在极低的水平。从剩余各客群的规模和重要性来看,家用车必将是未来新能源车险业务的核心增长点。

(2)经济发达地区是新能源车险业务的核心区域

从某省2022年数据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新能源业务规模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3)时间窗口的分析

以目前情况为基数,假设承保车辆的新能源渗透率每年翻倍来计算,大概需要4—5年时间,新能源汽车辆渗透率将达到50%。

从另外一个思路分析,参考若干年前的车辆报废规定(对非运营类小微型客车、大型轿车,目前我国法律已经没有使用年限强制报废的要求),假设平均车辆置换时间为15年。以目前承保车辆的平均车龄数据为基数,按照线性假设,约5年后传统燃油家用车将置换过半。

以上两种分析思路,结果基本一致,最快的情况下只需要5年,新能源汽车占据半壁江山的时代可能会到来。

3.发展规划建议

结合时间窗口的分析,建议以未来5年作为新能源车险战略发展规划期,聚焦下面所述的重点问题,组织企业内部相关的机构,从制度、流程、网点、技术、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展开研究,思考具体落实举措,从近到远制定里程碑式的目标,为未来车险的转型发展打好基础。

(1)根据客户驾驶及相关数据整理客户画像,开展产品创新工作。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符合用车习惯、场景和风险特点的多层次保障。

(2)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互联化、自动化特点,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提高新能源汽车细分维度的风险识别能力和产品定价能力。

(3)根据风险业务的识别,充分挖掘优质业务,制定符合公司战略目标的发展规划。

(4)研究确定具体的发展路径和阶段性目标,强化配套考核措施,紧盯落实执行。

(5)尽快形成有制度规范的市场调研机制。充分掌握新能源领域各大车企、经销商在市场中的机构设置,发展动向。定期形成调研报告,供公司管理层、业务部门研究参考。

(6)抓紧研究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的保险销售渠道,尽快提升新形式下渠道销售能力。根据市场调研的情况,围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特点,建立与车企、经销商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沟通合作模式,研究合作计划,制定绩效评价体系,尽快投入运行,不断改进。

(7)尽快与新能源车企、经销商建立长期有效的新能源汽车数据共享计划,为产品开发、定价、客户服务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8)根据客户研究和市场调研,建立产品销售管理闭环。规划产品广告推广的方式途径,安排实施并监控效果,根据不同的团队和场景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建立与各团队业绩目标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定期根据业务情况进行回溯评价并研究改进。

(9)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知识和维修定价能力的理赔人员队伍。尽快建立及时且符合市场情况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价格体系。

(1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研究更智能化、互联化、自动化的理赔服务流程,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特点相配套的理赔服务能力建设。

(11)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数据的分析研究能力。打造公司在客户分析、客户画像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12)依托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车载设备平台,建立直接触达客户的服务流程和机制,做好客户服务的调度,充分及时响应客户的诉求。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